让信用有价 为交易护航

投标了工程电子保函平台

最新资讯
行业政策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政策
29条硬核改革举措出台,剑指工程招投标乱象!
2025-09-24 17:10:39           点击数:

招标投标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事关一地营商环境优劣,关乎公共安全、民生福祉。日前,广州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聚焦5个重点方面推出29项改革举措。

此次改革内容可谓“干货满满”!涉及加快推进“评定分离”、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和评标定标机制、强化信用与智能监管等多方面,旨在破解当前招投标工作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切实把质量提上去,把成本降下来,把腐败铲除掉,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抓住“牛鼻子”
 
推进“评定分离”,使责任立起来
 

招标人主体责任虚化弱化,是招投标乱象频发的根源。广州此次改革直指要害,抓住“一把手”责任这个“牛鼻子”,明确招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担任定标委员会组长,并将定标决策纳入“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主打“权责对等”。

 

相比北京、四川等地,广州“评定分离”的亮点在于创新推出“双存档”机制,即“决策情况抄送纪检监察机构备案”“决策文件、决策依据等关键资料纳入招标投标档案备查”,真正让主体责任落地生根,形成有力约束。

 

为杜绝定标随意性,《通知》还对定标要素进行客观量化,将报价合理性、安全事故记录、串标行贿负面行为等纳入评判标准,让定标有据可依、有迹可循。此外,广州市正探索将定标数据纳入政务区块链平台,实行全过程可追溯,建立定标规则和过程结果“双公开”制度。下一步,广州将进一步细化“评定分离”制度,从流程规范、责任约束、机制衔接等方面形成具体指引。

 
 
守好“生命线”
 
创新管理模式,把质量提上去
 

工程项目关系民生安全,质量必须过硬。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数量庞大、类型多样、要素复杂,肩负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等重任,更需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中求突破。

 

针对招标主体“多散弱”、基层专业性不足等问题,广州创新推出集中与提级相结合的建设管理模式。“集中模式”强调专业化、集约化,按照领域、行业统一造价标准,将一段时间内多个同类项目集中招标,加强论证审核,防止拆分立项、规避招标。“提级模式”则聚焦基层能力短板,允许将镇街、村社项目视情提级至区一级统一建设管理,帮助基层规范程序、防控风险。


免责声明: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章、图⽚、⾳频视频⽂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所有,本站采⽤的⾮本站原创⽂章及图⽚等内容⽆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所选内容的⽂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供⼤家浏览,或不应⽆偿使⽤,请及时⽤电⼦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400-052-0013
闽ICP备18023465号闽公网安备3501050200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