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省纪委监委紧盯招投标领域关键环节,集中突破重点案件。聚焦领导干部插手干预招投标问题,今年以来,先后查处11名省管“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聚焦招标代理机构管理失范问题,推动有关部门重点查处多家招标代理公司;聚焦串通投标破坏市场环境问题,联合公安机关严肃打击以“出借资质、职业被挂靠”为盈利手段的工程建设公司;聚焦行业主管部门失职失责、靠标吃标问题,“穿透式”惩治了一批为官不为、借标生财的领导干部。
在办案中,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项目多、廉洁风险较大的部门,重点查处招投标领域违规违法、利益输送、权钱交易问题,深入挖掘隐藏在各个环节中的“案中案”“关联案”。
长春市纪委监委出台招投标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双向移交工作机制,针对招投标领域违法犯罪问题,强化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协同联动,加大打击力度;下发严禁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领域行为的规定,明确10种禁止行为,并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出要求。四平市纪委监委注重挖掘“案中案”,在查办一起违纪违法案件过程中,发现某施工方借用其他公司资质,通过围标串标取得工程项目问题,将该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现已对4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白山市纪委监委以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为抓手,持续拓展相关问题线索来源,以在办拟办工程项目建设、公共资源采购案件为切入点,做到逢案必查招投标。同时,按照“线索摸排工作指引”,细化45个监督办案重点,为摸排线索、查办案件提供精准指向。白城市纪委监委对2020年以来问题线索处置和办理情况进行集中起底,对现阶段在办案件、已收到信访举报和巡视巡察移交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再梳理、再研判,共梳理出问题线索83件,立案36件。
自系统整治启动以来,该省构建起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实行案情信息互通、问题核查协同、挂牌督办等机制,紧盯招投标领域案件背后的权钱交易、利益输送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形成强力震慑。截至今年8月底,该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413件,立案213件243人,留置129人,监督推动公安机关针对串通投标犯罪立案85件,刑事拘留69人。
协同联动,提升治理效能
“对症下药”直击“病灶源头”。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以系统思维贯通“查改治”,持续深化系统治理、下大气力推动改革,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提升监管质效、完善制度机制,切实堵塞风险漏洞,助力营造规范健康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该省纪委监委坚持齐抓共管、凝聚合力。针对领导干部通过招投标谋取私利的问题,与省发改委联合制发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招标投标记录和报告办法;与省公安厅联合建立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移送与处置机制,形成“数据共享、分析共研、成果共用”的工作模式。
以硬监督促整改、促治理、促落实。针对某建筑公司违规出借资质问题,该省纪委监委与省住建厅会商研究,开展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常态化动态核查。对资质异常的企业进行重点管控,增加执法检查频次,对未发现资质异常的企业实施不定期复核;针对各地异地评标工作开展不均衡等问题,与省政数局共商共研背后深层次原因,加快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模式,着力深化源头治理;针对招标代理机构监管薄弱问题,推动省住建厅制定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工作的意见;针对职责不清造成的监管盲区等问题,与省发改委协作联动,联合多部门印发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主体责任清单等系列制度。